科研生产

PRODUCTION

科研交流
技术服务
生产基地
工厂展示

别被“粮食银行”害了!到底靠不靠谱?需要注意什么?

  近期,人民网、央广网等相继报道关于“粮食银行”的新闻,“粮食银行”也随即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。那“粮食银行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?其实,这种粮食银行和普通的商业银行差不多,只不过普通银行存的是钱,粮食银行存的是粮。
  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孙立武解析:现如今,存粮难、卖粮难的问题依然困扰着广大农民。收下来的粮食存放在家里,不仅占地方,更担心因为储存不善,导致粮食霉变等情况。又或者,价格不稳定,导致最终低价销售赔了本。
  有个方法以后没有这些存粮的后顾之忧:把粮食存进“粮食银行”。就是企业借鉴银行业的经营模式,利用自身仓储经营条件,代农户存储粮食的一种粮食流通形式。意思就是说,“银行”里存的不是钱,而是粮食;“存折”里存的不是钱数,而是粮食持有数。
  现在,很多地区都对粮食银行都充满了期盼。但是,风险与利益并存,粮食银行涉嫌非法集资的相关新闻也不少,个别镇上出现过“粮食银行”经营者负债或卷款外逃的案例,储户出现相应损失,为“粮食银行”的经营敲响警钟。
  那么,“粮食银行”到底靠不靠谱呢?
  总的来说,“粮食银行”对农村的发展有很大意义。首先,“粮食银行”可以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。另外,通过专业统一的烘干设备,“粮食银行”还有效降低了单户农民晒粮时的人力支出。最后,“粮食银行”还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。
  当然,从国家粮食安全层面来讲,它解决了国家收储难以克服的“最后一公里”问题,减少了粮食储备损耗,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一次勇敢探索。
  但是,银行的本质是信心和信用,小的粮食企业哪有这个实力让人有信心?分分钟跑路都有可能或者把粮食偷偷卖掉走人。因此,“粮食银行”这一模式虽然好处多多,却也存在着发展的瓶颈,还需要政策扶持、加强监管以及各方体系的建立来推动其进入规范运作和健康经营。

喝泉水,吃百草,生长环境处于亚热带过渡性季风气候区内

山羊以天然的豆科、菊科和禾本科植物为主要草料